半年前,某券商非银首席分析师小红书上晒工资,后引起舆论热议,以至于今年年中,中证协专门出台文件,要求证券行业建立稳健的薪酬制度。
但7月28日,小红书上又出现了券商晒薪酬事件。
网传中金公司(43.050, -0.37, -0.85%)一名交易员的夫人晒出了其夫的收入证明,该证明显示其月均收入为82500元。这位夫人问:“93年老公的收入水平,所以算婚后财产吗?”
《婚姻法》规定,夫妻双方的工资在有了结婚证后均是婚后财产。所以这位博主当然是明知故问。不过,她这一招可谓“实力坑夫”,又在小红书、微博上引发了关于券商薪酬的讨论。而中证协虽然出台了关于声誉风险制度的管理办法,该小红书博主如果不是券商员工,只是券商员工家属,公司的声誉风险办法是否能对这一群体形成约束呢?
晒老公月薪被网友提醒
从网传截图来看,虽然这位夫人没透露自己的职业,但其夫的收入证明上印有其所在公司的logo,且为7月22日开具。此外,流传出来的照片还包括其与丈夫在杭州银泰的合影,并配文“被我家交易员宠爱的每一天”。
不过,她的行为也遭到了网友的议论。有网友提醒:你不知道你老公公司禁止对外透露工资水平吗?她回复:好像上市公司会在年报里披露员工工资情况,并轻微吐槽:“他的薪水不是还没达到人均嘛”。
还有网友称:“券商的递延就是被这些好老婆贡献的,你再接再厉”。
证监会曾明确表态薪酬管理指引并非限薪
这名交易员夫人的言论从小红书上被截图传播后,关于券商薪酬再次引发了热议,事实上,近年来有关券商的薪酬话题至少会被炒作两波。
今年1月,同样在小红书上,一名博主晒出了自己2021年1至11月收入,为224.67万,已申报税额合计62.32万。后被曝出该小红书博主为中泰证券(7.320, 0.00, 0.00%)陆姓非银分析师,虽然当事人予以否认,但该事件引发了行业热议。
东方财富(22.580, -0.14, -0.62%)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,证券从业者收入之间差距巨大,但无疑多是所在地的高薪阶层。2021年,中金公司员工人均年薪以116.42万元居首,其次是中信证券(19.840, -0.03, -0.15%),人均年薪为94.59万,第三为华泰,人均薪酬88.57万元。
而以上述交易员的月薪82500元计算,其年薪为99万元,略低于公司人均。
在引发了舆论热议之后,今年5月13日,中证协发布《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》(以下简称《指引》),自发布之日起施行。指引明确要求,证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时,应当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稳健薪酬方案,充分考虑市场周期波动影响和行业及公司业务发展趋势,适度平滑薪酬发放安排,同时做好薪酬激励的极值管控和节奏控制。
不过,一些抢滩中国市场的外资投行薪酬更高。今年6月,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曾经做过统计,高盛高华、摩根大通证券(中国)两家外资券商2021年人均薪酬均超过200万元。摩根士丹利证券(中国)、瑞银证券、汇丰前海证券、高华证券、瑞信证券(中国)人均薪酬也超过百万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6月,证监会专门对券商基金等薪酬问题做了表态。证监会指出,薪酬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,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是保持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,也是保持行业稳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。全球监管部门对薪酬激励相关制度近年来比较关注,目的是为了防范过度投机、过度激励引发的金融风险。但证券业协会、基金业协会分别发布的薪酬管理指引并无设置薪酬限额,也不涉及薪酬总额和具体操作办法。证监会充分尊重机构经营决策自主权。
社交媒体对券商声誉风险管理带来新挑战
不过,有关这位美女博主发布的内容,更令人关注的则是有关社交媒体带来的券商声誉风险。
从近年来券商负面舆情发酵的源头来看,小红书、微博、微信朋友圈或群聊,均可能被截图后在多渠道形成传播。而这样的舆情发酵方式也并非券商新闻独有。有鉴于此,如何对社交媒体言论进行监管,可以说构成了近年来券商行业声誉风险最大的挑战之一。
为建立良好的行业形象,形成良好的行业生态,2021年10月,中证协出台了《证券公司声誉风险管理指引》,要求证券公司建立并持续完善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,建立工作人员声誉约束及评价机制,从制度建设、管控部门、人事管理、信息登记、内控监督等层面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声誉风险管理,同时要求公司将声誉风险纳入工作人员的考核范围,防范从业人员道德风险。
华北某券商人士7月26日通过微信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“《指引》对券商该领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我们根据《指引》要求完善了公司的制度和管理机制,提高经营管理各领域各环节声誉风险防范水平。近年来由于员工个人言行导致的负面舆情频发,我们也以同行出现的问题为戒,加强内部培训。”
但值得一提的是,券商员工受到公司声誉风险制度的约束,这位小红书博主仅是券商员工家属,那么面对这种情况,这位丈夫又该负什么责任呢?
一位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,公司制度肯定只能约束自己的员工。“一般而言公司给员工开具收入证明,是用于办理信用卡或按揭贷款等业务,员工家属看到这份文件并不奇怪。但该员工在公司对声誉风险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,至少应该有阻止文件被传播上网的责任,所以并不能说完全无辜。”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就此事欲与中金公司方面进行沟通,不过截至发稿,未获得回复。